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趁着还有老叔父在,要赶紧留下来、拍下来”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粤剧大辞典》)

    像“插花”和“摆花”这种仪式感强烈的表演程式,正是传统例戏的精华。

    3

    上世纪50年代后

    《香花山大贺寿》很少完整上演

    《香花山大贺寿》中一些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传统粤剧特色的表演程式、排场、特技已经失传,如“插花”“摆花”“降龙架”“伏虎架”“韦驮架”“观音十八变”“洒金钱”等程式,在现代粤剧中已经几乎看不见了。

    罗家英说:“既然是重排,我们就想排得更完整。这些事情现在落到我们身上,我们不做就没人做了。趁着还有老叔父在,要赶紧留下来、拍下来。不然以后的人,问都没处问了。”

    重排完整的《香花山大贺寿》不是容易的事情。此戏冗长,达五个多小时,后来很多演出都删去前半部分的“观音出世”和“得道”这几场戏,只演“贺寿”的过程。

    据粗略查找,上世纪50年代以后,《香花山大贺寿》很少上演完整版。

    1953年11月4日师父诞,广州粤剧团在乐善戏院演出一场;

    1954年香港粤剧花旦芳艳芬领衔演出一场;

    1960年佛山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