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是一个粤剧的中兴时间”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25
启动。早在2011年,佛山粤剧传习所就开展了“佛山粤剧六十年”口述历史工程。2015年,传习所根据老艺人的口述,开始了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的抢救工作。2016年9月28日,举行了复排《香花山大贺寿》的开排仪式。
2
“枯燥”的例戏是演员功底的试金石
《香花山大贺寿》保存了粤剧南派传统中的韦驮架、降龙架、伏虎架、叠罗汉、人龙舞等传统功架,观音十八变等传统表演程式及大量龙虎武师的武功套路。对于当今的粤剧舞台,有相当高的价值。如“观音十八变”,如今能完整表演的演员已不多。
“观音十八变”是指“《香花山大贺寿》中‘紫竹林’一折的内容是群仙在紫竹林中向观音贺寿。由四海龙王、八仙和普陀圣母、黎山圣母、龟灵圣母等依次向观音行礼致贺,孙悟空亦率小猴抬着大寿桃上场向观音祝寿。众仙请观音显示无边法力以普救众生,观音便离座当场向众仙幻变出龙、虎、将、相、渔、樵、耕、读八种不同形象,以代表人间百态都可变化,仙家具有济世救苦救难的超凡力量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