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酬神祈福,点少得睇大戏!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七年后,踵事增华,诸神出游,以三夜而毕……张灯演戏,纸醉金迷,国有长春,城真不夜,亦太平之润色也。”《海康县志》记载:“元宵夜悬花灯,酌酒聚赏,各村献剧,箫鼓歌讴,灯光达旦。”
清代广州八和会馆的“慎和堂”专门负责接戏和安排演出,光绪末年,“慎和堂”编撰了一本《广东境内水陆交通大全》,记载了粤剧戏班下乡演出的全部路线和上万个演出地点,是粤剧史上一本重要文献。据这本大全记载,广府各地各乡都有不同的守护神,每逢神诞都有热闹的庆祝活动,每年的农历一二月是这些神诞日最为集中的时候。一月初七是人日,一月十五是元宵,即上元诞。二月初一、初二为土地诞、初三文昌诞、初六东岳诞、初十三洪圣诞、初十八有船上大姑诞,初十九是著名的观音诞。
二月底则有南海神诞,珠三角有“小儿队”歌舞表演。南宋诗人刘克庄《广州即事诗》写到:“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不知今广市,何似古扬州。”据《番禺县志》、《新会县志》记载,“小儿队”是从汴京传入岭南的,珠三角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