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保护建筑为何保不住?
作者/责任者:何 姗 莫冠婷
索取号:D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09
街道办负责预保护建筑的日常巡查,但是,发现预保护建筑被拆的,却是志愿者,而不是街道办人员。
在金陵台事件后,广州市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空前高涨,也积极参与监督。一些文保志愿者只要一发现有老房子搭棚,就会发微博呼吁大家关注,质疑其是否要拆屋,同时向媒体报料或向城管投诉。这也是为何在金陵台事件后,破坏事件骤增的原因。
相形见绌,“守土有责”的街道办,往往在规划部门要求查处被拆建筑或记者上门采访后才知道已失守。
《保护办法》规定的属地管理为何在这些街道办中形同虚设?街道办中有没有专人负责历史建筑及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线索保护?日常巡查又如何执行?
某街道办文化站站长抱怨:“历史建筑保护的责任是区政府和街道办,这很清晰。但到街道办后的‘最后一公里’很不清晰、不畅顺。没有专人负责。这次开会、挂牌叫文化站的人去,下次是叫城管科的人。不止我们街,其他街道办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其实也很混乱。”
不仅没有专人负责,新快报走访越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