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在活化中保护 东山洋楼再逢春

作者/责任者:张涨

索取号:TU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18

比焕发出别样的活力。这栋建于1933年的洋楼,一度处于荒废破坏的境地,几年前迁居海外的业主重新拿回了产权,才慢慢通过放租活化。如今,吕苑的一楼是咖啡馆,二楼是摄影工作室,三楼、四楼都作为写字楼使用。黎文表示,一个月的租金约两万元左右,但好在前期改造费用房主承担了大部分,“业主很有远见,如果不改造加固、不拿出来使用,这栋别墅自然会慢慢烂掉,不如改好了再放租。”屋顶、电缆、木楼梯都是全新铺设的,房梁经过加固,下水系统也重新打造。在他看来,租洋楼开公司比起在珠江新城等CBD区域直接租用现成写字楼,租金稍低,但后期改造、加固比起“拎包入住”的标准化写字楼要麻烦不少。

  然而,像吕苑这样由业主出资改造的案例并不多,大多数经营者都是自己花钱改建。位于瓦窑后横街的馨园,包括一个院落和一栋三层的红砖小洋楼,据称曾是民国时期广州第一位警察署长的宅邸。承租人刘女士几年前将其租下作为办公室使用,并花费巨资改造,后来发现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