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纪念展 “解密”中山纪念堂
作者/责任者:蒋隽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信息时报-A14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昨日,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处联合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举办“历史的见证——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纪念展”。据介绍,本次展览通过一批历史图片和档案资料,从“名城挹秀”、“众志成堂”、“建筑瑰宝”、“大堂春秋”四方面展示中山纪念堂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思想价值,展期至4月21日。同时,这也是类似展览首次走入广州大学城。
“反腐”桩打坚实基础
中山纪念堂经历85年风雨,仍保持原貌。现场讲解员介绍,之所以迄今仍完好无损,最大原因是采用了松木桩打地基技术。
据了解,松木有“水浸万年松”之说,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的腐蚀。
“中体西用”开大厅堂首例
中山纪念堂要求被建成容纳5000人的场所。按照传统木构建筑技术,这是难事。最终,纪念堂采纳了“中式为体,西式为用”的方式,采用西方建筑技术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结构而成的主体,开国内大空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