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纪念展 “解密”中山纪念堂
作者/责任者:蒋隽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信息时报-A14
间厅堂建筑首例。
设计师在大堂外东、西、南三段建筑起23级台阶,厅堂建筑为八角形,堂内正北设为讲台舞台,观众席分成两层沿南北中轴线呈弧形对称分布。堂内东、西、南共设置10个出口,数千观众5分钟可疏散完毕。
装饰集中西精华
使用了西方建筑技术,中山纪念堂还使用了传统文化的象征性图案。据了解,中山纪念堂的“山”字造型,融合中国传统对称式结构建筑技术;装饰上,栏杆中的装饰是一个羊头,而柱头饰“¥”也是“羊”字,跟两侧的稻穗意喻“五羊献穗”,两者都表达了“羊城的中山纪念堂”和“羊城人民对孙中山的永远怀念之情”;色调方面,采用中国传统常用的蓝、白、红三色。
采光方面,则使用了德国采光玻璃与遍布墙体四周的玻璃门窗,使堂内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
纪念堂建筑看点
“山”字造型:由纪念堂东西两侧望去,堂体呈“山”字造型。暗喻孙中山个人品格和革命事业如山一般巍然屹立。
三色纪念堂:纪念堂以蓝、白、红三色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