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现存最早西式建筑 见证东山百年城市史
作者/责任者:何姗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04 05
东山现存最早西式建筑, 应保护
广州是基督教入华的“西来初地”。教会开办教育、医疗、慈善事业,对促进中国近代化有一定贡献。1906-1907年,美南浸信会将其教务机构、培道学堂等大规模迁到东山,拉开了东山开发的序幕。
因建于1895年后的美华书局现状不详,其他教会早期建筑均不存。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很可能是整个东山现存最早的西式建筑之一。安息日会旧建筑、大德堂、高第堂建筑保存状况各有参差,建议视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街坊回忆
百年浸信会神道学校:广州神道学校中办学时间最长
■唐启望(80岁,东山堂信徒、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常委,致力于宗教史研究)
我认为浸信会神道学校值得好好保护。它有几个特点:一是时间长,落成至今刚好100年。二是内涵丰富,广州有10间神道学校,我一一对比过,浸信会神道学校是内涵最丰富、办神学教育时间最长,美南浸信会从1915年~1951年在这里办学,中间经历抗日战争而搬迁,之后恢复;1951年后“广州协和神学院”在这里办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