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现存最早西式建筑 见证东山百年城市史
作者/责任者:何姗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04 05
到1960年代初。三是建筑质量好、保存好,外貌和以前相比没什么改变。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前,神道学校搬至澳门,继续办学。我父亲唐马太牧师负责搬迁工作,我当时4岁左右,一路跟着他。不久,又从澳门搬到石岐、肇庆、梧州、桂林、贺州钟山县黄宝村等地。抗战胜利后返回广州东山。
1945年~1957年我住在东山口。那时东山堂在星期日早上办主日学,要借用神道学校课室上课。我记得二楼有一个礼堂,是四间课室打通成了一小礼堂,但礼堂不是平地而是有一点点斜坡;礼堂里面放有一个讲坛、一架钢琴还有一排排木凳。
1957年后,我被分配到广西钦州工作,但每年都回广州探亲。之后两三年,我帮过一名广西信徒带一件信物给李添媛女牧师,她当时住在浸信会神学院。
1920年代初:培正学生常借神道学院开会
■廖寿柏(104岁,培正中学退休老教师)
神道学校不是随便可以入。学校主楼专门用来上课,牧师都是外国人。1920年代初,当时我在培正小学读书。培正是教会学校,地方不够,学校老师就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