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东山现存最早西式建筑 见证东山百年城市史

作者/责任者:何姗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04 05

片战争前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成为基督教传教的中心,大批传教士云集羊城。

    当时为了避免彼此利害冲突,各教会扩展势力,各据一方。英、法已强占沙面为租界,于是德国就选了芳村为据点,以美国几个差会为背景的岭南大学就选定了河南康乐为校址,美南浸信会就选了东山做发展基地。把神道学校、福音堂、培道女子中学等首脑机构从长堤搬到东山。

    最早来到东山兴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的教派,除了基督教的美南浸信会、安息会、中华基督教会外,还有法国的天主教。其中,美南浸信会是到东山发展最早、势力最大的教会。
    
    东山最早的新式建筑物:

    1908年培道“红楼”与“耶逊堂”

    东山最初都是土阜、坟场、竹园、树林、稻田、鱼塘,间有疏疏落落的竹篱茅舍,人烟稀少。

    1903年,美南浸信会在东山的寺贝通津一带购地建筑新校舍,于1908年建成,培道的“红楼”与“耶德逊堂”两所校舍是东山最早的新式建筑物。

    1909年在东山寺贝通津9号重新建堂,称基督教东山堂,1909年5月2日成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