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浅吟岁月歌轻诉峥嵘史

作者/责任者:郑佳欣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3

全非。

    在恤孤院路住了大半辈子的陈细妹介绍,恤孤院路32号曾经是东湖街道办事处,如今已属私人所有;而34至42号主要开辟为培正小学、中学的教师宿舍,供培正教职工、校友居住。

    原恤孤院片区现为百年名校培正小学。培正创立于1889年,始称“培正书院”,后称“培正书塾”,属蒙学性质。培正小学校园建筑融合中西风格,红墙绿瓦,庄严稳重,米黄色的大门尤其气派。

    恤孤院址无踪迹,此地如今留下的是一座座红砖砌造的洋房。在辛亥革命鼓舞下,华侨的爱国热情被激发,一些人开始返国进行投资。东山洋楼是归侨们在广州市东山梅花村、新河浦、恤孤院路和寺贝通津一带兴建的仿西洋别墅,成为了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坊间甚至出现了“有权有势住东山”的俗谚。

    居住在洋房中的主人们,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一杯红茶、一个壁炉、一栋洋房,这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东山少爷”的称呼由此而来。

    洋楼掩映深处起风云

    红砖洋楼掩映深处,恤孤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