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都市“隐士”寺贝通津

作者/责任者:詹鹏飞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4

保安局”维持治安。中西保安局便设于今保安前街,“保安”街名由此而来。与此同时,教会所开辟的幽静环境也吸引了大批归国华侨前来结庐定居,故此地又被称为“华侨发祥地”。后许多军阀政客也纷纷来此建造别墅公馆,寺贝通津也就逐渐置身于喧嚣繁华之中了。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卢玉华

    沿庙前直街向东至烟墩路入口左转,有一6米宽沥青小巷向北蜿蜒。

    入口处,红墙绿瓦排列巷右,前行数步见一教堂高耸路右,灰白墙壁,气氛霎时变得古朴而又肃穆。过了教堂,巷子东折延伸至达道路终了,一路古木葱郁,有别致洋楼庭院点缀左右,幽深而又静谧。

    这条小巷便是寺贝通津。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叫卖的店铺,更没有立林的高楼……数百年来,寺贝通津一直置身繁华之外,仿若都市中的“隐士”,在沧海桑田中闲庭信步,看尽世事兴衰。

    古刹辟通途

    寺贝通津长约628米,宽6米,是名副其实的小巷,却已历数百载。关于寺贝通津的来历,附近街坊大都说不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