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骑楼下的守望与重生
作者/责任者:陶达嫔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2
他用,这个陪伴了街坊近30个年头的大笪地商业市场于4月21日正式停止营业。在大笪地停业的消息出来之后的几个星期直至停业最后一个周末,每天都有大量的老街坊从四处赶来淘货,一边是市场的清货、退场、平卖,一边是街坊的接踵而至,满载而归。
笪,音同答,如果你不是个地道的广州人,很可能不认识这个字。大笪地,在粤语里是“一大块空地”的意思,其实它也是香港的舶来词,泛指类似跳蚤市场的集市。
广州的“大笪地”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是一些小贩在华林街周边的人行道上摆卖,渐渐成市。为了加强城市管理,当时政府部门将其逐渐规范,形成“大笪地”式集市。2000年,日渐兴旺的“大笪地”迁至长寿路、宝华路交界处的地铁站出口地块,形成日后的宝华大笪地商业城和华林商业广场,商铺、档位近700个。
对于年近50的老李来说,大笪地的关张撤场,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大笪地的档口曾是他一家三口的经济来源,而如今市场就要关闭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