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老城区,骑楼下的守望与重生

作者/责任者:陶达嫔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2

,老李担心自己恐怕又要回到20多年前一样“做走鬼”。 大笪地市场管理处的老员工告诉记者,在大笪地近700个档口中,过半是“60后”、“50后”的广州下岗职工在经营,卖的都是“湿碎野”,每月可能赚几千块仅够糊口,但巴掌大的档口可能是这些叔姨们一家人的经济命脉。 土生土长的广州妹张晓兰对大笪地的关张停业甚感遗憾,在她看来,城市可以有高大上的购物中心,也应该有“便、靓、正”的平民集市。大笪地的存在,就是为底层民众提供了卖和买的选择。即使兜里没几个铜板,也能在这里买到平靓正的物品。 广州为什么留不住大笪地?就像前几年最后的灯光夜市关闭时引来大量怀旧网言一样,人们对这种旧时代市集般的气氛,留恋又唏嘘。 长期研究广州本土商业的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认为,要把夜市当作商业文化来做,当今城市不缺MALL也不缺广场,真正能够像香港庙街、台湾士林夜市一样,把夜市做大做强了,便是这座城市的风情。同样,大笪地经营好了,也是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