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瘦身”三厘米 原是污染风化惹的祸
作者/责任者:杜安娜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8
专家呼吁希望新技术能早日推广
“广州市的镇海楼、五仙观、琶洲塔都是明代建筑,它们的墙面、柱基都是红砂岩。但这些红砂岩文物遭受强烈风化,已经凹坑密布,残垣断块尽显,破败不堪。”2009年,眼前的这片景象不免激发了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蒋晓东对红砂岩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念头。
“镇海楼是广州规模最大的红砂岩文物,底下两层楼的外墙都是这种岩石。在过去的五六百年时间里,它的墙体被侵蚀了两三厘米,竟有一半是近二十年来的‘功劳’。”蒋晓东感慨,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已经危及石质文物的保护。
酸雨对红砂岩文物的影响不容小觑,“镇海楼的红砂岩外墙厚约50厘米,侵蚀超过3/4,就永远无法恢复了”。今年,他们采用将纳米技术与传统石质文物保护剂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属全国首创。“方法很简单,将大大降低红砂岩风化的速度”,但从发明走到应用,他说:“好像路总是很长”。
文、图、表/本报记者 杜安娜
对红砂岩文物保护技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