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街巷名称变迁趣说

作者/责任者:黄国声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羊城晚报-B2

区,为北伐后方重镇,中外视线所集,亟须整顿。”遂由行政课长何焯贤提出办法,令各警区从速将街巷名单汇报总局,以便统筹更改。办法是只保留一个街名,例如只留一条福安里(解放北路周家巷北侧的横巷,现已消失成为高层住宅),其余则仍保留街名首字而另改他名,如福庆里改为福喜里,福安里改为福隆里之类,既不违原意,而又可示区别,用意至善。经过这次规范统改,沿用至今,各方称便。
  
    叁
  
    更改不雅街名:
  
    “鬼巷”改名“仙巷”,
  
    “厕坑巷”改名“愉快巷”
  
    不雅街巷数量本来不多,且均为短小里巷,住户不多,但名字粗鄙俗陋,令人尴尬,居住者自感不安,难以启齿。而且,如此劣名,也令城市蒙羞,岂可不改。例如鬼巷,在今沿江路旧五仙门发电厂西侧,可能建厂时多外国人出入、居住,故有此名。这时便改名为仙巷,易鬼为仙,又切合其地近五仙门的位置,改得颇为巧妙。另一鬼巷在回龙路,则改名为回龙新巷。
  
    粪巷在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