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千载水脉见证羊城治水史

作者/责任者:姜玉龙 黄小晶等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6

    人文荟萃,蕴涵丰厚,源远流长,大塘街道如白发智者,宁静安详地见证着广府文脉从历史长河中汩汩流出。大塘街道东至烈士陵园,西至文德路,北至东风中路,南至文明路,徘徊在街上总能触碰到历史的厚重:秉政祠、番禺学宫、城隍庙和万木草堂环绕。早在秦代,现街辖内的德政路、豪贤路已是古任嚣城的东近郊。有“岭南第一儒林”之称的广州府学宫、番禺学宫亦在街内。

    大塘街东濠涌治水更是广州治水的缩影和典范。广州历朝历代视文溪(东濠涌)为“文脉”,虽因水而生,却也水患不止。特别是近代以来,东濠涌日渐浅窄,水流不畅,洪涝扰民,藏污纳垢,人们怨声大,整治呼声高。遂揭盖截污、复绿补水、全面整治,终于恢复清泉碧波、游人如织,甚可媲美韩国清溪川。
    
    东濠涌这条广州仅存的护城河,以清新的姿态走进历史,大塘街则豪迈地用治水、用文化、用经济书写着历史。
    
    护城河边的文化街
    
    沿着大塘街的脉络,北接中山四路,南临文明路,向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