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千载水脉见证羊城治水史

作者/责任者:姜玉龙 黄小晶等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6

滥。到了明成化三年(1467年),当政者便在今朱紫岗附近凿渠,把文溪水斜引入东濠涌,不再让河水流经城内。古河道日久淤塞,仓边街成陆,古西湖也就在城内消失了。历经千百年发展,文溪涸而大塘现,便是今日的大塘街和长塘街。
    
    文溪虽涸,文化却兴。大塘街文化底蕴深厚,辖内有文物保护单位11个,其中国家级有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党一大旧址、广东咨议局旧址。省级有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贡院明远楼、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市级有四烈士墓、万木草堂、整理东濠下游碑记、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甚至南越王宫署也座落于此。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近代史博物馆等四个重要文化单位也座落在街内。这里还是近现代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孙中山、鲁迅、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历史风云人物曾常年或多次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
    
    据考证,世界上只有三个古城城市中心两千年不移,包括希腊雅典、意大利罗马、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