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沙飞镜头中的抗战”值得每个人花一天静静看

作者/责任者: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06 07

有的,他一开始就拍底层大众。”王雁说父亲38年的短暂生命就是为了拍抗战。

    “就是他自己说的,我要像一颗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自由地飞舞。这就是沙飞的意义,他的心灵是自由的。他还是满怀着人道主义的,有自由的心灵。”王雁所理解的父亲的内心,与自由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内心的自由,他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个人觉得他的人生,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比如参加北伐,到华北抗战前线都是他的选择,他是一个有使命感的摄影师。结婚了还不安分要跑去上海。即便母亲要和他离婚,他都没有放弃摄影。拍摄八路军,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为了自己的选择,王雁说父亲拼了命地付出,“他早就有肺结核,后来采访部队的老兵时,说他边干活边吐血,但他还是接着做。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拍摄,记录抗战。”

    小女儿王少军:

    从演员胡朋那儿认识父亲

    沙飞去世时,王少军只有1岁,她对父亲不曾有直接的记忆。“对我父亲的第一印象是,1985年第一次在北京办影展,很多老同志来,演员胡朋知道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