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满布苔藓,谁之过?

作者/责任者:曾德雄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02

如果没有的话,市、区两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有没有及时通知并监督责任人进行修缮保护呢?按照依法行政的思路,这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加以审视。

    客观地说,以广州这样的潮湿气候,要北京路千年古道这样的文物不长青苔、霉斑也不现实。但我觉得这并不能成为不加以修缮保护的理由,道理很简单:既然是文物,就应该纳入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进行保护,否则法律就不成其为法律而成为一纸空文了。技术方面似乎也没问题,正如专家所说,保持里面恒温恒湿的干燥环境就可以了。这样做虽然成本有点高,但与我们的一些大手笔工程相比,这点钱应该是负担得起的吧——何况广州也不是一年四季都那么潮湿。

    北京路千年古道因为只隔着一层钢化玻璃所以大家才看得见里面长了青苔、霉斑甚至蕨类植物,其他那些没有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的文物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呢?我认为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毕竟广州的潮湿回南天是“无远弗届”的,受影响的应该不止北京路一处。还是那句话:只要是文物,就都应该严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