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建地标修典籍传承书院精神

作者/责任者:新快报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14

,清政府调阮元赴两广。这一任命,不仅使当时广州的局势有所缓解,对于广东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件大好事。 阮元督粤初期,主持了广东有关文化教育的两件盛事,为这种人才的聚集提供了契机。一是重修《广东通志》。二是修缮广东贡院号舍。阮元因兼任监临之时,“悯试舍揪隘,撤棘,即捐棒倡修”,“易以石,斥而广之,民房买而拆之,士子免淋雨潦浸之患”。他的这一举措,使广东的士子们深受鼓舞,并且对他更为敬佩和感激,这使得阮元更加得到广东士人的信任和支持。 学海堂开课始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而校舍建成于道光四年(1824年)。之所以迟迟没有建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阮元一直在为学海堂挑选一个合适的地点。“初拟于前明南园旧址,略觉揪隘;又拟于城西文澜书院,以地少风景;最后拟于河南海幢寺旁,亦嫌近市。相视久之,遂定于粤秀山。” “以训诂词章,课粤人者也” 当时绝大多数书院均教时文以备科举应试,猎取功名利禄。而学海堂则引导学生从整个古文化中去开掘、探求知识宝藏,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