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建地标修典籍传承书院精神

作者/责任者:新快报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14

要求学生不论为经为史为诗为赋,都要探其源、究其委、传其真,成为既长于经史又工于文笔的有用之才。 1885年,梁启超以秀才的资格,进入学海堂读书深造。学海堂着重以训诂词章来教导学生。梁启超说,学海堂“以训诂词章,课粤人者也”。教导梁启超的老师是吕拨湖、陈梅坪、石星巢等,都对汉学颇有研究。梁启超在学海堂里,埋头读书,刻苦钻研,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海堂的高才生。1889年,年仅17岁的梁启超参加了广州的乡试,中了举人,榜上名列第八。 治学论 学海堂: 刊刻大量书籍 共3334卷1254册 学海堂设立书局,刊刻了大量的书籍,先后选刻了《学海堂二集》、《三集》、《四集》,其后又刻了《学海堂丛集》2函27卷,都是学海堂中优秀的著作。其他一些本地学人的优秀著作,也有很多种。还大量重刻了经典性的史学著作,如《通典》、《续通典》、《皇朝通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另外还有一些名人文集,如纪昀的《纪文达遗集》等。 阮元在粤时,为了方便生徒学习经史古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