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建地标修典籍传承书院精神

作者/责任者:新快报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14

文,便着手编辑《皇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选取了清代以来解经各书,修订凡例,酌定去取。全书计1400卷,续集8卷,共360册,从1824年开始刊刻,直到1829年才刻完。学海堂共刊刻书籍3334卷,1254册,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这些书籍不仅为学海堂的教学提供了条件,而且为岭南文化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菊坡精舍: 收藏众多典籍使学术著作得以流传 比起学海堂的刊刻与藏书,菊坡精舍显得不遑多让。菊坡精舍开学后,广东书局也随之成立。 广东书局重刻或辑刻几种大编书籍:复刻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13种346卷,重刊《通志堂经解》144种1792卷;辑刻《古经解汇函》附《小学汇函》37种283卷。此三种均为经部书,皆题“菊坡精舍藏版”。 越秀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郭艳玲告诉记者:“三大书院藏书立著甚多。当时优秀著作的出版,使广东的学术著作得以流传,影响得以推广,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广东在这一文化领域中长期滞后的局面,为广东近代学术及文化的大发展准备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