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今天东山湖 昔日崩口塘
作者/责任者:何有贵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16
意是指瓷器器件因碰撞而造成口边崩缺,人们就形象的把其中最大的一口水塘叫做崩口塘,接着,人们又把水塘一带统称为“崩口塘”。
20世纪初,崩口塘还修了一个码头,当时住在东山的那些权贵人士去城区中心,往往在崩口塘上船,到长堤下船。
抗战八年,广州伤痕累累。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广东省再次把这个地方纳入管理范畴。1947年,广东省农林处对这个地区的建筑物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发现1947年前后崩口塘这里居住着35户居民。接着,官方出台了《东山崩口塘田地房屋耕地清理办法》,规定:该处现在所有房屋一律编号登记;该处房屋以及耕地,除去临时的竹子和茅草搭建的临时建筑外,办理合法手续后准予继续暂时居住,如有需要,再拆除并收回。
官方租地给居民
一井收租一万元
1947年8月9日,官方签署政令,在崩口塘地区张贴了一张题为《东山崩口塘屋租从九月起每井租金为一万元》的公告。公告写道:“崩口塘在沦陷期间,被市民私自占用并建设房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