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前世今生:今天东山湖 昔日崩口塘

作者/责任者:何有贵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16

屋。广州光复后,本来应该彻底清除,但是考虑到市民生活的实际困难,改为收屋租的方式,以便保留建筑物的存在。参照目前的物价的最低消费指数,从本年度的九月份起,每井(约11平方米))的租价为1万元,望各个租户于九月前带上租约到本处办理手续。以日前本处实际核查和登记的资料为准。所以要求现有住户不能在增加新的建筑物,加盖新屋。一经发现,立即拆除。”   崩口塘60年前   变身卸粪码头   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仍然是一片泥塘,面积有上百亩。塘基上排满密密麻麻的木屋。基围外面就是通向珠江的小河涌。塘内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每当珠江潮落,露出淤泥,就更加腥秽不堪。居民中有一部分是船民,一部分是小商小贩和城市贫民。   当时,郊区农民有进城私自到公厕淘粪的习惯。但是,农民随处装卸粪便,给广州的卫生问题带来很多不便。1957 年八九月间,全市开展了一次市容卫生大整顿,严禁农民随地卸粪,并在全市指定四个地方为粪便下卸码头,其中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