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无华的街 深藏功与名
作者/责任者:卜松竹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B2
归国后,既出于回报桑梓的情感触发,也有维生致富的现实考量,许多人选择了投资实业。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初,广州经济发展迎来一个黄金期,对华侨吸引力很大。他们有人投资工业,也有人投资商业、交通业、房地产业。纸行街胜龙新街便是这样一条由华侨修建、以华侨命名的街道。
胜龙新街由旅美华侨胡锦胜、胡锦龙兄弟所建造的2400平方米的建筑群组成。建筑群南北走向,形成一条新街巷,取名时用两兄弟之名各取一字。街两边均是形制相似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两兄弟离开广州已久,虽然知道他们的人不多,但它见证了饱经危难的时人对重新点亮生活的渴望,也寄托了他们对祖国未来的信心。
类似的街道,在广州还有侨商街、侨星新街、民星新街等。文史学者指出,当时陈汉子、曾诗传、伍瑞龙、叶崇濂等一批华侨对广州的城市建设都有不凡贡献,华侨的功绩将永留史册,激励后人。
广州城里的很多遗迹都和胜龙新街一样,在朴实无华的表面下深藏了动人的故事。夹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