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学、艺术

清朝外销画上的世相

作者/责任者:叶伟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羊城晚报-B3

欢以“某呱”自称,即为“顶呱呱”之意。到了19世纪中后期,广州的通草画在广州城内外的多个地方都有生产和销售。西关十八甫的“怀远驿”和河南的“瑞兴里”都是比较重要的生产和销售中心,“怀远驿”的永泰兴通草画店和祥茂画店就是名气较大的画店之一。   在19世纪中前期,通草画处于繁盛阶段。19世纪后期,通草画对西方人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因为在1839年,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出现了,西方人开始热衷于观看更为真实的光学摄影照片。到了20世纪初,虽然通草画还继续生产,但已开始衰落了。20世纪30年代,通草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博物馆的通草画收藏几近空白。2001年,经过广州市文化局领导陈玉环的牵线搭桥,英国收藏家伊凡·威廉斯将70余幅通草画捐赠给广州博物馆,自此,通草画的故乡广州终于重新拥有了通草画。现在,广博已拥有超过200幅藏品。   从这些藏品我们可以十分真实地看到十八九世纪中国的社会风貌,如耕织养蚕、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学、艺术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