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学、艺术

清朝外销画上的世相

作者/责任者:叶伟华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羊城晚报-B3

和较粗的树枝切割成30-45厘米的小段,用圆木棍顶出茎髓,进行烘干,然后用锋利的刀刃将这些茎髓切成薄片。如果要制作大的通草画”纸”,切割技术就要很好。通草“纸”的宽度一般是固定的,但长度可以说是无限的,具体长度就要看你什么时候切断“纸”了。广州博物馆收藏的通草画,规格一般长不超过40厘米、高不超过25厘米,最小的比巴掌还略小。   绘制通草画的颜料一般是经过特别挑选的,红颜料用的是朱砂,黄颜料用的是黄色赭石,白颜料用的是铅,而蓝绿颜料则采用有机物。   由于通草“纸”价格便宜,上彩后色彩异常亮丽,加上画师所描绘的都是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生活场景,因此,通草画被带到西方后,成为西方人争相阅览的图画,并经常出现在大众印刷品、新闻故事的插图上。   通草画的早期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广州十三行商馆区附近的靖远街和同文街。当时的著名画师煜呱、发呱、林呱等就是在这两条街上绘制了许多质量上乘的作品。当时的广州画师,喜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学、艺术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