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瞽师:六十年几经沉浮
作者/责任者: 周豫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19
腰板立马一直。只见他双手麻利地上下调弦一番,清了几下喉咙,转过头来对他的徒弟郑健明点了点头,在他的示意之下,乐团起奏,一阵悠扬而又韵味独特的地水南音响起,莫若文与团友们忘我弹唱,似乎进入了一片光明的世界。
莫若文与郑健明均来自广州市现存唯一的失明曲艺队,这支已经成立了60年的曲艺队,几经浮沉。
粤调南音,是特指产生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珠江流域的一种歌乐,而地水南音则是其中一支,专指街头卖唱的盲人所演唱的南音。“这一百年来,地水南音唱得最好的非我师傅何世荣莫属。”曲艺队团长莫若文口中的何世荣即地水南音中“荣腔”的创始人,也是当时闻名粤港的著名瞽师。
这支曲艺队便是由何世荣创立的。莫若文曾和何世荣一起组队唱曲,曲艺队中79岁的李广生是何世荣的入室弟子。“荣腔”第三代传人郑健明是队中最年轻的,今年也已经60岁。资深作曲家刘荫慈则已80岁高龄,代表作有何世荣演唱的《今昔歌坛》、罗家宝的《普陀奇遇》、陈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