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大小马站书院群藏身闹市 遗迹见证清代书院群风华(1)

作者/责任者:郭晓燕等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14/15

那就是历史留下的一些痕迹:青砖墙、麻石脚、木匾额、古界石这些沉淀于街巷深处的历史古迹和文化古韵共同勾勒出了古书院群依稀可见的轮廓,而这轮廓仿佛就在彰显着这里曾经是人声鼎沸的求学问道之地,各地的莘莘学子都曾满怀希望而来。

    数百家书院曾遍布越秀古城区

    据《广州越秀古书院》记载,因为受到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广东的书院发展与北方相比要晚了许多。到了清代,广州的书院数量可谓后来居上,居全国之首。仅越秀古城区书院的数量就有数百家,而且这些书院分布相对集中。在越秀古城区(今北京路)一带形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

    合族祠书院多过官办书院

    据北京街道办事处文物普查小组考察,清康熙和乾隆年间,官方积极推动官员兴办书院,先后创办越华书院、羊城书院、禺山书院和西湖书院。到了道光和同治年间,则创办有学海堂、菊坡精舍和应元书院。其主要功能是讲学、藏书、祭祀等。

    不过相比官办书院,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形成的一种书院模式——合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