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的变迁
趋于周密。但这也形成门阀统治,士族门阀把持推举权力,导致九品中正制沦为门阀统治的工具。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废九品中正制,设秀才科取士。隋炀帝时又设进士科,创立了公开考试、择优选才的科举制度。科举制成形于唐代、发展完备于宋代、强化于明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到了明清,科举制的内容和形式日益空泛、僵化,逐渐引发废除与保留科举制的论争。特别是1840年以后,中国国事糜烂,许多人将这种局面归咎于科举制,就连慈禧太后都下懿旨批评科举制“流弊日深”。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大臣递呈《请废科举折》。朝廷准奏,科举遂废止。在此后的百年里,对于科举制的废止,赞成的意见为主流,但反对的评价也不少。直到现代,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实行1300年的科举考试渐渐地成了一个塑造文化人格和教化民众的政治过程,使民众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团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废除并不可取”。有一个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