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法律语言中模糊性的功能分析

了达到准确和清楚而追求高度的概括性,以保证法律规范所涵盖的法律内容的完整和普遍适用性。三、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功能(一)补缺性功能法学家季卫东曾指出:“就立法而言,模糊性有时候恰好是一个优点,因为它能够确保立法条文在不经常修改的情况下,法律对社会变化便显出更强的适用性,而且这种模糊性可能下号更有适用性。”例如,《民法通则》规定了平等、自由等一系列民法的基本原则,当现实生活中发生一些民法法条中没有规定的情况时,这些用模糊语言规定的基本原则将发生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和现象是无限的,而有限的法律语言会很必然的出现一些法律漏洞。但是,模糊语言的采用就可以缓和人类认知能力的不足与认识对象的复杂之间的矛盾。事实证明,模糊语言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应对社会的复杂性、变化性,从而维护法律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涵盖性。(二)弹性功能模糊语言的概括性较强,表达的范围较广,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有较强的适用性,在具体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