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教师工作形式化、概念化,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涵养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另外,一些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上给与排斥,他们认为心理健康咨询,就意味着有心理疾病,会被人嘲笑和鄙视,因此,一些学生在心理上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这种心理,也影响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二、高职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一)缺乏鲜明的社会价值观,自我意识比较严重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鲜明的社会价值观,由于一些学生知识水平以及社会道德意识比较低,是非观念比较模糊,集体意识淡薄,容易盲目追求时尚。特别是一些学生受社会流俗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易产生严重的随意性,一些学生由于对课程不感兴趣,就会出现逃课现象,同时,一些学生在生活上也我行我素,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有敌对情绪,在思想上存在小集团主义思想,还有一些学生存在网恋和早恋现象等等。另外,由于一些学生缺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