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自律发展中的信誉机制评析
.客观准确性方面由于信评机构所得相关信息大多有赖于发行人、承销人或结构安排人等提供,且这些相关人员或机构一般都会附加保密性条款,信评机构最终对外公布的信息实际上往往数量少且价值低。根据信誉机制理论,信评机构对基础资产数据的客观准确负有注意义务,需对这些数据进行复查评估,并在复查标准升级后进行再监督。目前,三大信评机构并没有摆脱这一困境,一旦所获信息本身存在滞后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就会影响其所作信评结果,而此时再行客观评级声誉重建将毫无疑义。3.透明性方面投资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信用评级的种类、方法、过程和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才可能对信用评级报告的适用与否、在多大程度上适用有较为正确的判断。这要求信评机构充分披露其评级方法、评级程序等重要事项,要求其保持信息的及时更新性,同时也要求其保持评级方法的使用持续性。但纵观三大信评机构,其评级方法是评级模型,而根据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评级模型属商业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