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论“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现代价值

许从它的消失中,我们可以看出法治的进步,越来越接近理性,越来越接近公平公正,也越来越有权威和威慑力。但是我们是否有时候也会思考,“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特点,即人性、人情与法律的结合。虽然,法律是理性的,不该基于个人情感和主观臆断;但是如果法律违背了人民的普遍认知,提倡“大义灭亲”,那么法治社会的构建会不会履步维艰抑或引起民众的质疑反而动摇了法律的地位呢?笔者认为,不应该全盘否定“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它的价值在于,启示我们立法应该顺应民意,不能与人民的常识、常理、常情相违背。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启示“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一种基于亲属关系而存在的包庇和隐瞒行为,与法律的公平公正显然格格不入。但是如果把该原则置身于古代法律制度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便可以懂得其存在并发展的根源和意义。封建社会讲求“礼”,“以礼治国”是治国方略。可以说,“礼”作为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