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儒、法哲学化法制的现实意义

家政治、哲学、法治思想都离不开对圣贤的培养与认可。(二)儒家思想之合理性当然,儒家的政治、法治思想能够贯穿中国两千余年的国家治理理论之中,必然存在其合理性之成分:首先,儒家思想之最大特点莫过于对“人”的尊重与重视,其理论根源亦出自于儒家对礼制的尊崇。“尊尊”“亲亲”是西周礼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必然成为儒家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并由此引申出“仁”的概念,这样的政治理论思想更多的表现为对个人行为的引导,无需回避的是,儒家思想对个人思想的禁锢与限制是其固有内容,但同时,这种介乎于政治理论与哲学思想的学说理论体系对于完善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平的处理社会矛盾以及架构和谐的社会关系都会起着其他学说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其二,儒家经典理论对“德”治的推崇也为后世法治的践行与法制的完善提供了更加可行的理性化、人性化理论基础。“德”本是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评价,其原始含义之中的能力要求并不突出,但在儒家学说当中,德的基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