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清邮政到邮传部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诞生
在天津接受外国侨民的洋文信件。这样,海关兼办邮政的雏形开始出现,这也是清末近代邮政的发端。1875年,北京的英国使馆书记官在云南被杀害。清政府派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以赫德为助手,同英国公使威妥玛谈判。在签订《烟台条约》前,赫德曾向威妥玛表示“如邮政亦可视为该条约范围之内,总理衙门即可核准(由英人)创办全国邮政”。可惜威妥玛没有采纳赫德的建议,此案草草了之。但赫德的说法却得到了李鸿章的认可。1878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海关总税务司署在“通商口岸及就近地方,设立送信官局”,开始试办邮政。海关税务司德籍雇员德璀琳在赫德的委任下,以天津为中心,着手北京、天津、烟台、牛庄和上海五地邮务代理机构的建设,专门从事中国人的邮件接收、分送工作。为了确保各地送信官局的正常运作,德璀琳同上海工部局达成了协议,“该局同意在上海分送经北方各口岸海关和北京发送上海的邮件”。德璀琳又与招商局、怡和轮船公司和太古轮船公司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