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西安黄桂稠酒郭沫若赞其“似酒非酒胜似酒”

豆腐干,在桂花香味的萦绕下,细细品味稠酒绵甜醇香的口感,那份舒适惬意真是神仙也不换。若有明月相陪,岂不更好?李白饮稠酒成诗百篇黄桂稠酒,又叫西安稠酒、陕西稠酒、贵妃稠酒、臻品稠酒。古称“醪醴”、“玉浆”,始于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医药总集《黄帝内经》曾多次提及醪醴,它以五谷为原料,经熬煮、发酵、酿造,是一种甜酒。在蒸馏酒发明之前,我们的老祖宗们一直喝的就是这种稠酒,《诗经·周颂》里就有:“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黍指黄米,稌即糯米。商周时期,关中地区一到粮食丰收时节,人们就会拿出黍稻作为酿造稠酒的原料,以此来贡献祖宗和用于各种祭祀。醪醴因用糯米酿制,状似乳汁,略带黏稠,又被古人称为“玉浆”,周朝初年,王室专门设置了掌管酿酒的官职。这些人不仅颁发酒的政令,同时还直接组织和监督酿酒。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曾是醪醴的忠实粉
<<上一页  下一页>>

wsck20132319
wsck20132319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