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创新原则与对策

指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和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在其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1]一方面,在创新和优化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管理体系中,既要充分发挥危机干预专业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根据不同层次的当事人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尊重危机当事人的主体性,高度重视培养师生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在危机干预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在坚持主体性的同时,高校危机干预管理体系还必须注重主导性。主导性即规定性和指向性,就是在诸种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中,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起着指导、引导、领导、统领作用的东西。[2]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管理的主导性规定着心理危机关于管理整体系统的性质和走向。构建和优化高校危机干预体系必须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师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抉择、自我实践、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始终保持和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