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创新原则与对策
断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教师教学活动的考核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心理危机干预教师规划自我职业发展,积极参加心理危机干预有关的各种培训,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向专家型职业指导师发展。
2.3规范心理危机干预管理运行体系
高校应规范和完善预警系统、监控系统、干预系统、转介系统、善后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环环相扣、互相承接、协调高效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管理运行体系。一是建立完善预警系统。重点健全并落实“五早”预警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和 “七个重要时段”毕业生离校前、放假前后、考试前后、开学前后、新生入学后、重大活动前后和季节交替前后)监测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和监控,切实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消除。尤其应加强心理档案管理。重点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及时筛选和确认心理高危个体,及早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转化工作,以及时开展心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