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优质服务、言传身教、熏陶感染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实行行为育人和管理育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素质思维的后勤保障队伍。
  
  2.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结构配置不合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高校后勤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或多或少都存有计划经济的烙印,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缺乏流动性。目前,高校后勤员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一是学校在编正式职工,约为15%。这些人员40岁以上的占65%,而且多数技师和高级技工在45岁以上,中级工在40岁以上。老龄化趋势严重,缺乏生机与活力。且文化水平也普遍较低,加之多年的事业管理体制(铁饭碗、大锅饭)造成多数员工不思进取,业务素质、业务能力较低;二是高校后勤自主招聘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约为5%。大多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在35岁以内,是高校后勤长足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但这一部分员工的比例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三是高校后勤自主招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