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导师制在知识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导师制。采用制度化的导师制模式促使知识型人才总结自身工作的心智模式和经验技巧,并通过观察、交流、沟通和模仿等一对一的方式分享给有需要的员工,进而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完成知识的组织化和系统传播。2.基于行为动机理论设计导师制人才培养制度根据Hendriks等学者的研究,个体动机是影响知识型人才知识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因而,在设计导师制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建议以行为动机理论为依据制定导师制的各项政策,包括导师和学员的选择匹配、过程的指导和协调、以及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考核等方面。2.1成长发展动机的行为影响因素对导师制制度设计的启示员工的成长发展动机主要表现在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两方面,知识型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动机尤其强烈。企业导师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中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总结、提炼,也是一个互相促进和自我学习的过程,在教学相长中增长导师的专业技能和领导力,提升在组织中的地位。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