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导师制在知识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中,经理层和资深员工既是被指导的对象,同时又担任下一层级员工的导师,具有双重身份。三级导师体系如下图所示:3.2分析双方特征,选择合适的导师与学员导师和学员的合理匹配是保证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关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安排人员对此进行跟踪和指导,从人际交往动机出发,针对内部导师和学员的个人特征,提出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匹配建议。针对知识型员工,最好采用非直属导师制,导师与学员间不存在直接的管理与考评关系,且导师与学员之间最好有一些共同或相似的特征,以便于双方的和谐沟通和互相吸引。根据Lankau等人的研究,相似性分实际相似性、知觉相似性和深层相似性等三个维度。实际相似性主要指性别、民族等方面,知觉相似性包括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而深层相似性则指向冰山模式之下的部分,通过人格特质、兴趣、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量。在对导师和学员进行匹配时应该更多关注两人之间的深层相似性。4.实施过程监管,落实导师制对学员、导师和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