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档案分级管理的研究与思考
(兼)职档案员组成,以保证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政策法规在教学档案建设中得到贯彻执行,依据《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的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3.教学档案分级管理的合理性3.1分级管理的模式当前,许多高校下设的二级学院规模较大,有的甚至是合并前的独立院校,随着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和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教学档案必然走向实行分级管理,通常采用的是二级或三级管理模式,即校级档案管理机构(档案馆)——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学院、部、实训中心)。教研室(系)和实验室是产生和形成教学相关档案主体,也是档案保留和提交的主体。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大,教研室(系)和实验室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与使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产生了大量的教学档案。因此,办学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实际情况,亦可以采用四级管理模式,即校级档案管理机构(档案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