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现象探析

长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反之则不然。家长过分宠爱、溺爱以孩子为中心,给予他们优越的物质生活,袒护孩子出现的各种过错,满足他们各种不合理要求。家长不言传身教,无法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样的教育方式造成学生只考虑自己的思维方式,养成自以为是的行为习惯。2.3高校德育理论脱离实践因素在固有教育模式上大教育者单纯灌输道德教育学习要求,却没有考虑在大学生身上受教育的反馈情况和社会实践需要的价值,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校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分数忽视道德教育行为,缺少有实效性的道德教育造成了空泛的纯理论教育模式。2.4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因素社会时代变迁,传统道德观念在转变,新的社会道德体系尚未建立,从而出现了社会不良现象:社会主流价值观不明朗,人们存在利益分配不公,不断追求个人利益,这种行为背离社会道德标准造成道德知行冲突。而随着全球化的蔓延发展,表现出来的是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生活高于精神生活负面影响。这些不良思想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