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学生成长诉求及信息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质作为培养目标。具体到中小学的学生,他们除需要掌握基本的书本知识外,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具体有哪些?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本)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效性和亲社会性。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主人翁的责任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积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视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高于一切,有起码的是非观、道德观,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有极大的参与热情,愿意用自己平生所学奉献社会;重视个人内涵建设,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有着较高的审美理想;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技能和方法,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环保意识,注重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锻造自己成为知识丰富、情感丰沛、心理素质坚挺、视野开阔的未来接班人。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我们在班班通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就应该以基
<<上一页  下一页>>

glgc20142172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