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道德经
虚极”,意指和比喻着圣人灵魂的容量和特征。“静笃”“复归婴儿”“见素抱朴”“为道日损”等,描述归根保本的能力和状态。“无疵”描述恰好和准确的行为;“超然”“为而不恃”“生而不有”意味着超脱的行为。如果不了解以上连续性的整体体系和宗旨目的,就难以明白《道德经》重要章节的本意和老子的目的。其实,要读懂老子,就要先悟到老子及其背后的意思。因此《老子》第七十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老子的最终目的,是为普及“圣人”之道、“以道莅天下”。“侯王若能守之”,就意味着能顺利地树立与推行那符合天道、高度和谐的国教。“治大国若烹小鲜”就像小菜一碟那么容易地达到以道兴国、以德治国之目标(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圣人”高尚榜样的塑造力和号召力也理所当然地将从此由上而下流行天下,以普照神圣文明之光代替世俗社会里不健康和不真实的低级行为。这岂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