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转型的清末德育教科书
哲次郎写的最好,于是“因仍其编纂之规则,而略变通之,又采用其言十之二三”。其次,清末教育界人士向日本同行征求编写修身教科书的意见。癸卯学制颁布前后,官方和民间频频有去日本进行教育考察的人士,从中了解日本修身课程的状况,听取日方关于修身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像日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治五郎就同一拨拨的访日团体进行交流,并在不同场合发表编写修身教科书的建议,如他对缪荃孙说,儒家的著述“不屑为凡近之语,其弊转在高深”,“德育书宜取最浅最近之理,使人人皆能领略。”(缪荃孙《日游汇编》)这番话,他在此前到中国考察时曾与张之洞提过。日本著名教育家伊泽修二也曾与考察日本教育的吴汝纶、罗振玉、缪荃孙等谈论教育改革事宜,针对编写修身教科书,他建议中国仿效日本以《教育敕语》为纲的做法,本《圣谕广训》来编写教科书,罗振玉《学制私议》明显采纳了他的建议。此外,像商务印书馆还请小谷重、长尾槙太郎参与了《最新初等小学修身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