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让一部分中国人先“信仰”起来

会生活中的常态。没有人为自己灵魂的豆腐渣工程买单,却到处都在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上去谴责他人。毫无疑问,这样的精神生活完全与真正的信仰背道而驰。没有“信仰的自由”,进而也就没有了“自由的信仰”。如前所述,“自由的信仰”,是在“自由的选择”之外的对于“选择的自由”的坚持。“自由的信仰”的关键词是“信仰”,而且,这“信仰”也完全不同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以食为天”之类的对于“生死”、“食”的关注,它的关注都来自遥远的精神天空,来自遥远的未来世界。它属于一种理应普遍善行的原则,一种被主动选择的义务与良心。遗憾的是,在中国文化里,恰恰就缺乏一点点非做不可的东西。人人恪守的都是忠、孝、节、义、廉、耻、恕、仁之类具体的道德准则,最高的尊严也不是信仰,而是道德。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生命超越方式,有学者称之为“内在超越”并且沾沾自喜,以为是一大“中国特色”。殊不知这种超越其实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