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形成机制与社会威胁
理念也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从小农经济出发,强调下层人民的力量与参与,在我国历史上的阶级分化中,底层人民对改变生存境遇的愿望是最迫切的,因此在革命中也是最容易动员的群体。加之近代史上,我国经历着长期的屈辱和抗争,被欺压、被侵略的历史形成了“四万万同胞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怨恨和激愤之情。因此对权力、官僚、精英的反抗是底层人民群体性格中的一部分。2.现实社会的培养皿。在中国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层出,住房商品化、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这些改革措施于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尤其对于中低收入的平民阶层,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其生活质量与安全感。然而近些年,这些方面的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化解,现实中精英与权威的言行刺激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滋长, 这些阶层矛盾、地区矛盾,贫富分化,以及利益冲突都是现实生活中民粹主义的培养皿,加深了平民阶层草根阶层对权贵集团的不信任与排斥,也成为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